• <blockquote id="ekkue"><input id="ekkue"></input></blockquote><blockquote id="ekkue"><s id="ekkue"></s></blockquote>
  • <menu id="ekkue"></menu>

    《8的形成(開心果園)》PPT課件中班數學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幼兒園課件 > 中班ppt > 中班數學ppt

    《8的形成(開心果園)》PPT課件中班數學

    時間:2022-11-07 16:10:38

    《8的形成(開心果園)》PPT課件中班數學

    1、中班數學8的形成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知道7添上1是8,并能用語言加以描述。

      2、培養幼兒按要求操作的習慣。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貼絨教具小鴨8只,小魚8條,小蝦8只,字卡1--8。

      學具:雪花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7以內的形成。

      1、拍手游戲。

      2、看數字做動作。(教師出示數字1--7,幼兒根據數字做相應數量的動作)

      3、接著說數(教師隨意說數字,幼兒接著說下去)

      二、學習8的形成

      1、出示貼絨教具(7只小鴨)提問"圖上來了什么小動物?有幾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可繼續引導幼兒運用先看大數后接著數的方法進行目測數群)。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它們的數量?(數字7)

      2、教師打開遮著的那只小鴨,問:現在草地上有幾只小鴨了?是怎么變成8只小鴨的?(引導幼兒說出7只小鴨添上1只小鴨是8只小鴨)

      3、創設情景,進一步學習8的形成)變雪花片:請小朋友先拿7個雪花片,想想怎樣變成8個,(要求幼兒邊操作邊講述"7個雪花片添上1個是8個雪花片))(教師出示7條小魚)有幾條小魚?要讓每只小鴨都能吃到小魚怎么辦?(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幼兒集體檢查、描述操作結果))

      4、用同樣的方法把7只蝦成8只蝦。

      三、初步認識數字小朋友,8只小鴨、8條小魚、8只小蝦、8個雪花片可以用數字幾來示它們的數量?(圓點,數字)

      四、小結、請小朋友下了課找一找教室里、家里,都有什么東西可以用數字來表示?

      收拾用具后結束本次活動。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2、大班數學:8的形成與數數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8的形成與數數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練習,培養幼兒對數的興趣。

      2、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主動性。

      3、學習8的形成數數,知道7添1是8,認讀數字8,并理解8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1、課件:8的數數

      2、課件:趣味練習1-68按照線寫數字

      3、圖片小蘑菇、小圓片、小蘿卜、小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招待客人的口吻,引出課題:

      教師:今天小兔子要來做客,我們給小兔子準備好吃的蘿卜和蘑菇好嗎?

      二、展開

      1.幼兒操作,用對應比較法學習7的形成。

      教師以游戲口吻引導幼兒進行操作練習。

      (1)請小朋友拔7個蘿卜排成一隊,幼兒點數并說出總數。

      (2)再請小朋友采7個蘑菇排成一隊,并于蘿卜找好朋友,

      幼兒點數并說出總數,

      (3)你拔了幾個蘿卜?蘿卜和蘑菇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討論:怎樣把7個蘿卜變成8個? 7添1是幾?

      (4)幼兒復述:7添1是8。

      2.課件演示,操作驗證。

      (1)出示7個蘋果,幼兒點數

      出示7個桃子與蘋果一一對應,幼兒點數。

      (2)蘋果和桃子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思考:怎樣將7個桃子變成8個?7添1是幾?

      3.利用課件認讀數字:8

      (1)引導8個桃子用數字幾來表示?

      出示數字“8”幼兒認讀。

      (2)討論字形:8像什么?(8像葫蘆)。

      4.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1)8除了能表示8個桃子、8個蘿卜外,還表示8個什么?

      激發幼兒想象許多能用數字7表示的物體。

      (2)小結:8可以表示所有數量是7的物體。

      5.趣味練習:請拼湊8

      在方框里貼上還是數量的貼紙,使總數量是7。

      三、結束

      講評:表揚課堂上積極動腦筋、積極回答問題的幼兒。

    3、中班數學活動教案:8的形成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知道7添上1是8,并能用語言加以描述。

      2、培養幼兒按要求操作的習慣。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貼絨教具小鴨8只,小魚8條 ,小蝦8只,字卡1--8。

      學具:雪花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7以內的形成。

      1、拍手游戲。

      2、看數字做動作。(教師出示數字1--7,幼兒根據數字做相應數量的動作)

      3、接著說數(教師隨意說數字,幼兒接著說下去)

      二、學習8的形成

      1、出示貼絨教具(7只小鴨)提問"圖上來了什么小動物?有幾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可繼續引導幼兒運用先看大數后接著數的方法進行目測數群)。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它們的數量?(數字7)

      2、教師打開遮著的那只小鴨,問:現在草地上有幾只小鴨了?是怎么變成8只小鴨的?(引導幼兒說出7只小鴨添上1只小鴨是8只小鴨)

      3、創設情景,進一步學習8的形成)變雪花片:請小朋友先拿7個雪花片,想想怎樣變成8個,(要求幼兒邊操作邊講述"7個雪花片添上1個是8個雪花片))(教師出示7條小魚)有幾條小魚?要讓每只小鴨都能吃到小魚怎么辦?(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幼兒集體檢查、描述操作結果))

      4、用同樣的方法把7只蝦成8只蝦。

      三、初步認識數字小朋友,8只小鴨、8條小魚、8只小蝦、8個雪花片可以用數字幾來示它們的數量?(圓點,數字)

      四、小結、請小朋友下了課找一找教室里、家里,都有什么東西可以用數字來表示?

      收拾用具后結束本次活動。

    4、中班數學活動《8的形成》教案反思

      中班數學活動設計方案:

      活動名稱:中班數學活動—8 的形成

      活動對象:中班幼兒

      活動目標:

      1.學習 8 的形成。

      2.感知 7 和 8 之間多 1 少 1 的關系。

      3.發展觀察比較的能力。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掌握 8 的形成,知道 7 添 1 是 8。

      活動難點:感知 7 和 8 之間多 1 少 1 的關系。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有學習 7 的形成的經驗。

      物質準備:各種水果卡片若干;操作板人手一份;課件背景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采摘園”情景。

      教師“春天來了,又到了采摘的季節了,湯姆爺爺的果園里種了好多的水果,你們愿意幫助爺爺采摘水果嗎?”二、師幼共同探索 8 的形成。

      1.復習 6、7 的形成。

      出示紅蘋果樹,“爺爺想請小朋友幫忙采摘 5 個綠蘋果,誰想來試試?”

      請一名幼兒采摘 5 個綠蘋果。

      “老師也摘了一個,現在是幾個了”“6 個”“為什么?”引導幼兒

      說出 5 添 1 是 6.

      同理引導幼兒說出 6 添 1 是 7。出示數字 7,7 個紅蘋果可以數字 7 來表示,也可以用 7 個點表示。

      小結:有 7 個蘋果,6 添 1 是 7.

      2.探索 8 的形成。

      我這里還有一個蘋果,現在有幾個了?為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 7 添 1 是 8。

      提問;8 個綠蘋果可以用什么表示?

      引導幼兒說出 8 個綠蘋果可以用數字 8 或者 8 個點表示。

      8 里面有 8 個 1.

      “我們知道了數字 8 可以表示 8 個蘋果,數字 8 除了可以表示 8 個蘋果還可以表示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數字 8 可以表示數量是 8 的物體。

      小結:數字 8 可以表示所有數量是 8 的東西。

      三、自主探索,進一步鞏固 8 的形成。

      你們愿意幫助采摘蘋果嗎?請你幫助爺爺采摘 7 個蘋果。(幼兒在操作板上操作)

      幼兒操作點數 7,教師個別指導。

      爺爺想要 8 個蘋果,怎么辦?

      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說出“再添上 1 個”“7 添 1 是 8” 四、自主探索,感知 7、8 兩數之間多 1 少 1 的關系。

      爺爺的果園里除了有蘋果還有草莓和桃子,請你根據操作板上的數字提示摘兩箱相應的水果,出示課件(7 個香蕉,8 個桃子)。

      分別發放帶有數字 7 或 8 的操作板,請幼兒采摘和自己操作板上數字一致的水果。

      請幼兒說一說哪個多?多多少?

      請一名幼兒到前面說一說。用什么樣的方法發現的?

      引導幼兒說出一一對應的方法。

      比較兩邊水果哪個多,哪個少?多幾個?少幾個?

      引導幼兒說一說 7 比 8 少 1,8 比 7 多 1.

      五、創設游戲,回歸生活,鞏固 8 的形成。

      1.一名幼兒手中拿一個數字 7,一名幼兒拿數字 1,添起來正好是 8

      可以得到爺爺送的蘋果

      2、幼兒聽音樂到臺上領取蘋果,并說一說如何變的。

      教師小結:7 添 1 是 8.

      六、延伸活動。

      1.科學區:將操作板和水果卡片投放在科學器,鼓勵幼兒到科學區繼續探索。

      課后反思:

      在組織中班數學活動《8 的形成》中,我通過各種游戲的形式滿足幼兒樂于探究的天性,讓幼兒在采摘水果中體驗數學的樂趣,同時發揮幼兒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顒右婚_始,通過創設“采摘水果”的情境,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使幼兒在比較和操作的過程中,感受了數學的樂趣,掌握了 8 的形成?;经h節“摘蘋果”游戲中通過“尋求幫忙”激發幼兒動手操作尋求答案的興趣?!吨改稀分幸?ldquo;利用生活和游戲的實際情境,引導幼兒理解數的概念”?;顒右?ldquo;采摘水果”為游戲主線,通過“采摘蘋果”,讓幼兒學習 8 的形成;使幼兒能夠跟隨情景的發展積極參與活動,并體驗游戲的快樂。整個活動都是以幼兒的創造為主體,教師在活動中是幼兒的玩伴兒、是游戲的引導者和支持者,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游戲性、教育性于一體,寓教育于游戲之中?;顒舆^程層層遞進,挑戰性不斷增強。通過游戲“采摘草莓和桃子”解決了教學的難點感知 7 和 8 之間多 1 少 1 的關系?;顒又械拿恳粋€環節,我都遵循了幼兒自主操作在前、教師梳理提升在后的原則。數學活動的重要價值在于引導幼兒在探究具體事務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現事物間的異同和聯系的過程。幼兒在對 8 的形成的探究和最后游戲環節運用數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充分發展形象思維,為其他領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整個活動中,每個幼兒在游戲的氛圍中積極參與,體驗探究的過程,通過直接感知和實際操作進行的科學數學學習,感知了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發現了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體驗了解決問題的快樂。

    5、中班數學教案《8的形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知道7添上1是8,并能用語言加以描述。

      2、培養幼兒按要求操作的習慣。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貼絨教具小鴨8只,小魚8條,小蝦8只,字卡1--8。

      學具:雪花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7以內的形成。

      1、拍手游戲。

      2、看數字做動作。(教師出示數字1--7,幼兒根據數字做相應數量的動作)

      3、接著說數(教師隨意說數字,幼兒接著說下去)

      二、學習8的形成

      1、出示貼絨教具(7只小鴨)提問"圖上來了什么小動物?有幾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可繼續引導幼兒運用先看大數后接著數的方法進行目測數群)。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它們的數量?(數字7)

      2、教師打開遮著的那只小鴨,問:現在草地上有幾只小鴨了?是怎么變成8只小鴨的?(引導幼兒說出7只小鴨添上1只小鴨是8只小鴨)

      3、創設情景,進一步學習8的形成)變雪花片:請小朋友先拿7個雪花片,想想怎樣變成8個,(要求幼兒邊操作邊講述"7個雪花片添上1個是8個雪花片))(教師出示7條小魚)有幾條小魚?要讓每只小鴨都能吃到小魚怎么辦?(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幼兒集體檢查、描述操作結果))

      4、用同樣的方法把7只蝦成8只蝦。

      三、初步認識數字小朋友,8只小鴨、8條小魚、8只小蝦、8個雪花片可以用數字幾來示它們的數量?(圓點,數字)

      四、小結、請小朋友下了課找一找教室里、家里,都有什么東西可以用數字來表示?

      收拾用具后結束本次活動。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6、中班數學活動學習8的形成和數數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7添上1是8,并能認讀數字8。

      2、理解8的實際意義,知道數字8可以代替任何數量為8的事物,并能不受物品擺放形式、位置的影響進行正確點數。

      3、樂于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活動感興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8的實際意義,知道數字8可以代替任何數量為8的事物。

      教學難點:理解7、8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教學準備1、動物磁性教具各8個,數字1--8磁性教具圖片2、教室里擺放一些數量是8的物品,如:8盒水彩筆等3、操作材料、鋼琴教學過程一、 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動物故事導語:森林里最近非常熱鬧,因為動物王國要開演唱會啦,情景一定非常壯觀,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瞧!小動物們要出場了,請你們拍7下手歡迎小動物們出場。

      二、 創設情景,學習8的形成1、出示小兔子圖片,師:看,首先出場的是誰?數一數有幾只小兔子?用數學幾表示?瞧!又來了一只小兔子,現在是幾只小兔子?用數字幾表示?本來有7只小兔子,又來了一只小兔子,變成8只小兔子,我們就可以說:"7添上1是8"(幼兒跟說)2、請幼兒為小兔子送胡蘿卜了,引導幼兒觀察數字7與數字8之間的關系,理解7與8之間多1少1的規律。

      師:小兔子要吃胡蘿卜,我們幫小兔子送胡蘿卜好不好?請幼兒一一對應送胡蘿卜圖片給小兔子,數一數,有幾個胡蘿卜?(7個)用數字幾表示?小兔子多還是胡蘿卜多?多幾?少幾?(引導幼兒說出7比8少1,8比7多1)怎樣變成一樣多?我們再來送一個胡蘿卜(7添上1是8)3、運用同樣的方法請小猴子為大家表演,并重復上述流程送水果,讓幼兒鞏固剛剛對8的形成的認識。

      4、變換小兔子、小猴子的排列形式、位置,讓幼兒排除干擾正確點數。小兔子要為大家表演了,它們能夠邊敲跳邊變換隊形呢(師將小兔子排列成圓形),瞧,排成什么形了呢?小兔子有幾只呢?(師再變換一種排列方式讓幼兒點數總數)小猴子也想象小兔子那樣變換隊形表演,小朋友們誰能上來幫助它們擺出新隊形?一起數一數小猴子的數量有沒有變化。

      5、認識數字8,知道8是可以代表任何總數是8的物體今天有幾只小兔子,幾只小猴子為大家表演呢(8)我們可以用數字"8"表示,小朋友看一看"8"象什么?8還可以表示什么?小朋友找一找我們教室里有哪些東西的數量是8。

      三、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進一步鞏固理解小動物們表演完了,它們想休息一下,和小朋友一起來玩個好玩的游戲:

      1、聽音說總數老師彈琴,小朋友認真聽聽彈了幾下?

      2、聽音做動作老師做動作,請小朋友做相同數量的動作:拍手、跺腳等3、看數發音請小朋友看數字卡,發出與數字卡相同數量的聲音:如學小貓叫、小狗叫等四、操作學具,讓知識得到進一步內化1、投放自制操作材料"春姑娘的朋友",請幼兒獨立完成2、教師批改,檢驗幼兒學習成果3、點評操作材料:《春姑娘的好朋友》

      誰是春姑娘的好朋友?請將數量和春姑娘身上的數字一樣多的物品與春姑娘連上線。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7、大班數學優秀教案《8的形成與數數》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練習,培養幼兒對數的興趣。

      2、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主動性。

      3、學習8的形成數數,知道7添1是8,認讀數字8,并理解8的實際意義。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8的數數

      2、課件:趣味練習1-8按照線寫數字

      3、圖片小蘑菇、小圓片、小蘿卜、小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招待客人的口吻,引出課題:

      教師:今天小兔子要來做客,我們給小兔子準備好吃的蘿卜和蘑菇好嗎?

      二、展開

      1、幼兒操作,用對應比較法學習7的形成。

      教師以游戲口吻引導幼兒進行操作練習。

      (1)請小朋友拔7個蘿卜排成一隊,幼兒點數并說出總數。

      (2)再請小朋友采7個蘑菇排成一隊,并于蘿卜找好朋友,

      幼兒點數并說出總數,

      (3)你拔了幾個蘿卜?蘿卜和蘑菇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討論:怎樣把7個蘿卜變成8個?7添1是幾?

      (4)幼兒復述:7添1是8。

      2、課件演示,操作驗證。

      (1)出示7個蘋果,幼兒點數

      出示7個桃子與蘋果一一對應,幼兒點數。

      (2)蘋果和桃子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思考:怎樣將7個桃子變成8個?7添1是幾?

      3、利用課件認讀數字:8

      (1)引導8個桃子用數字幾來表示?

      出示數字"8"幼兒認讀。

      (2)討論字形:8像什么?(8像葫蘆)。

      4、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1)8除了能表示8個桃子、8個蘿卜外,還表示8個什么?

      激發幼兒想象許多能用數字7表示的物體。

      (2)小結:8可以表示所有數量是7的物體。

      5、趣味練習:請拼湊8

      在方框里貼上還是數量的貼紙,使總數量是7。

      三、結束

      講評:表揚課堂上積極動腦筋、積極回答問題的幼兒。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8、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學習8的形成和數數》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7添上1是8,并能認讀數字8。

      2、理解8的實際意義,知道數字8可以代替任何數量為8的事物,并能不受物品擺放形式、位置的影響進行正確點數。

      3、樂于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活動感興趣。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教學重點:

      理解8的實際意義,知道數字8可以代替任何數量為8的事物。

      教學難點:理解7、8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教學準備:

      1、動物磁性教具各8個,數字1--8磁性教具圖片

      2、教室里擺放一些數量是8的物品,如:8盒水彩筆等

      3、操作材料、鋼琴

    教學過程

      一、 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動物故事導語:森林里最近非常熱鬧,因為動物王國要開演唱會啦,情景一定非常壯觀,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瞧!小動物們要出場了,請你們拍7下手歡迎小動物們出場。

      二、 創設情景,學習8的形成

      1、出示小兔子圖片,師:看,首先出場的是誰?數一數有幾只小兔子?用數學幾表示?瞧!又來了一只小兔子,現在是幾只小兔子?(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用數字幾表示?本來有7只小兔子,又來了一只小兔子,變成8只小兔子,我們就可以說:"7添上1是8"(幼兒跟說)

      2、請幼兒為小兔子送胡蘿卜了,引導幼兒觀察數字7與數字8之間的關系,理解7與8之間多1少1的規律。

      師:小兔子要吃胡蘿卜,我們幫小兔子送胡蘿卜好不好?請幼兒一一對應送胡蘿卜圖片給小兔子,數一數,有幾個胡蘿卜?(7個)用數字幾表示?小兔子多還是胡蘿卜多?多幾?少幾?(引導幼兒說出7比8少1,8比7多1)怎樣變成一樣多?我們再來送一個胡蘿卜(7添上1是8)

      3、運用同樣的方法請小猴子為大家表演,并重復上述流程送水果,讓幼兒鞏固剛剛對8的形成的認識。

      4、變換小兔子、小猴子的排列形式、位置,讓幼兒排除干擾正確點數。小兔子要為大家表演了,它們能夠邊敲跳邊變換隊形呢(師將小兔子排列成圓形),瞧,排成什么形了呢?小兔子有幾只呢?(師再變換一種排列方式讓幼兒點數總數)小猴子也想象小兔子那樣變換隊形表演,小朋友們誰能上來幫助它們擺出新隊形?一起數一數小猴子的數量有沒有變化。

      5、認識數字8,知道8是可以代表任何總數是8的物體今天有幾只小兔子,幾只小猴子為大家表演呢(8)我們可以用數字"8"表示,小朋友看一看"8"象什么?8還可以表示什么?小朋友找一找我們教室里有哪些東西的數量是8。

      三、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進一步鞏固理解小動物們表演完了,它們想休息一下,和小朋友一起來玩個好玩的游戲:

      1、聽音說總數老師彈琴,小朋友認真聽聽彈了幾下?

      2、聽音做動作老師做動作,請小朋友做相同數量的動作:拍手、跺腳等3、看數發音請小朋友看數字卡,發出與數字卡相同數量的聲音:如學小貓叫、小狗叫等四、操作學具,讓知識得到進一步內化1、投放自制操作材料"春姑娘的朋友",請幼兒獨立完成2、教師批改,檢驗幼兒學習成果3、點評操作材料:《春姑娘的好朋友》

      誰是春姑娘的好朋友?請將數量和春姑娘身上的數字一樣多的物品與春姑娘連上線。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9、小班數學2的形成教案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起數數的興趣。

      2、培養按數取物的能力。

      3、理解“2”的實際意義,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2”的形成。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大樹、小鳥;

      2、在教室里擺放許多小兔(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小兔來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種小動物到我們班里來做客,它是誰?在哪呢?請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開

      1、體驗2的形成

      (1)請幼兒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教師: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個小朋友找一只小兔來。

      ——你找到了幾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請幼兒再找一只小兔

      教師:這一只小兔有些孤單,請小朋友再給它找一個伙伴好嗎?

      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們的教室里,請小朋友去找找吧!

      幼兒找到另一只小兔。

      (3)現在你有幾只小兔?

      (現在我有2只小兔)

      教師:先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來又在草叢中找到1只小兔,變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幾?

      (1添1是2)

      (4)請幼兒復述:1添1是2。

      2、課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來我們班做客,我們應該為小兔準備愛吃的蘿卜和青菜

      (1)課件播放:

      先請1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再請另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

      1個蘿卜添上1個蘿卜是幾個蘿卜?1添1是幾?(1添1是2)

      (2)教師用貼絨教具演示2的形成過程:

      先請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請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幾棵青菜?1添1是幾?(1添1是2)

      3、認讀數字2

      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菜用數字幾來表示?(用數字2來表示)

      幼兒認讀數字2,2像什么?(2像小鴨水中游)

      4、理解2的實際意義。

      (1)問2能表示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草,還能表示2個什么?

      小結:2能表示所有數量是2的物體。

      (2)課件播放若干數量是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2的實際意義。

      三、結束

      播放音樂,請幼兒在教室里尋找能夠用2來表示的物體.

      教師:在我們的教室里有許多物體能夠用2來表示,請小朋友聽著音樂去找找吧,

      音樂停止,到老師身邊來說給小伙伴聽,活動結束!

    10、小班數學教案:2的形成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2的形成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起數數的興趣。

      2、培養按數取物的能力。

      3、理解“2”的實際意義,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2”的形成。

      活動準備

      1、課件:大樹、小鳥;

      2、在教室里擺放許多小兔(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小兔來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種小動物到我們班里來做客,它是誰?在哪呢?請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開

      1.體驗2的形成

      (1)請幼兒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教師: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個小朋友找一只小兔來。

      --你找到了幾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請幼兒再找一只小兔

      教師:這一只小兔有些孤單,請小朋友再給它找一個伙伴好嗎?

      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們的教室里,請小朋友去找找吧!

      幼兒找到另一只小兔。

      (3)現在你有幾只小兔?

      (現在我有2只小兔)

      教師:先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來又在草叢中找到1只小兔,變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幾?

      (1添1是2)

      (4)請幼兒復述:1添1是2。

      2.課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來我們班做客,我們應該為小兔準備愛吃的蘿卜和青菜

      (1)課件播放:

      先請1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再請另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

      1個蘿卜添上1個蘿卜是幾個蘿卜?1添1是幾?(1添1是2)

      (2)教師用貼絨教具演示2的形成過程:

      先請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請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幾棵青菜?1添1是幾?(1添1是2)

      3.認讀數字2

      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菜用數字幾來表示?(用數字2來表示)

      幼兒認讀數字2,2像什么?(2像小鴨水中游)

      4.理解2的實際意義。

      (1)問2能表示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草,還能表示2個什么?

      小結:2能表示所有數量是2的物體。

      (2)課件播放若干數量是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2的實際意義。

      三、結束

      播放音樂,請幼兒在教室里尋找能夠用2來表示的物體.

      教師:在我們的教室里有許多物體能夠用2來表示,請小朋友聽著音樂去找找吧,

      音樂停止,到老師身邊來說給小伙伴聽,自然結束!

    11、小班數學:學習2的形成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學習2的形成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起數數的興趣。

      2、培養按數取物的能力。

      3、理解“2”的實際意義,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2”的形成。

      活動準備

      1、課件:大樹、小鳥;

      2、在教室里擺放許多小兔(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小兔來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種小動物到我們班里來做客,它是誰?在哪呢?請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開

      1、體驗2的形成

      (1)請幼兒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教師: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個小朋友找一只小兔來。

      --你找到了幾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請幼兒再找一只小兔

      教師:這一只小兔有些孤單,請小朋友再給它找一個伙伴好嗎?

      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們的教室里,請小朋友去找找吧!

      幼兒找到另一只小兔。

      (3)現在你有幾只小兔?

      (現在我有2只小兔)

      教師:先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來又在草叢中找到1只小兔,變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幾?

      (1添1是2)

      (4)請幼兒復述:1添1是2。

      2、課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來我們班做客,我們應該為小兔準備愛吃的蘿卜和青菜

      (1)課件播放:

      先請1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再請另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

      1個蘿卜添上1個蘿卜是幾個蘿卜?1添1是幾?(1添1是2)

      (2)教師用貼絨教具演示2的形成過程:

      先請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請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幾棵青菜?1添1是幾?(1添1是2)

      3、認讀數字2

      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菜用數字幾來表示?(用數字2來表示)

      幼兒認讀數字2,2像什么?(2像小鴨水中游)

      4、理解2的實際意義。

      (1)問2能表示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草,還能表示2個什么?

      小結:2能表示所有數量是2的物體。

      (2)課件播放若干數量是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2的實際意義。

      三、結束

      播放音樂,請幼兒在教室里尋找能夠用2來表示的物體。

      教師:在我們的教室里有許多物體能夠用2來表示,請小朋友聽著音樂去找找吧,音樂停止,到老師身邊來說給小伙伴聽,自然結束!

    12、小班數學4的形成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4的形成。

      2、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4的形成。

      3、感受招待客人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猴手偶4個、課件(餐桌)、果盤人手一個、水果卡片若干、一些小食品若干。音樂《貓抓老鼠》。場地布置:四個大圈圈。

      活動重難點

      感知4的形成。

      活動過程

      1、隨音樂《玩具進行曲》入活動室。

      2、游戲《抱一抱》復習3以內的數,為學習4的形成做好知識鋪墊。

      3、以小猴子一家來做客的生活情景,引導幼兒初步感知4的形成。感知招待客人的禮儀。

      (1)利用手偶依次出示小猴子一家,引導幼兒點數4,感知3添1是4,4去1是3 。

      (2)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講述怎樣招待客人。

      師:“小猴子一家來我們幼兒園做客,該怎樣招待他們呢?”

      4、(出示餐桌課件)準備餐具,強化4的形成3添1是4。

      師:“餐桌上有些餐具準備的不夠,寶寶們幫老師找找是那些餐具呢?”(引導幼兒把不夠4個的餐具添1變成4個)

      師:“餐具準備好了,我們給猴子一家吃什么?”(幼兒猜想)

      (出示3個小食品)師:“看老師給他們準備了什么?”“夠不夠?”“怎么辦?”(讓幼兒抓取食物,感受3添上1是4)

      5、操作游戲分水果,進一步感知4的多種形成。

      (1)盤子里的水果有1個的、2個的、3個的,要求幼兒把每個盤子里的水果都變成4個。(幼兒分組操作)

      (2)師檢查是否每個盤子都是4個。

      (3)請幼兒說一說是怎樣把水果變成4個的。

      6、游戲《小貓抓老鼠》鞏固提升幼兒對4的形成的感知。

      游戲:老師當花貓,幼兒當老鼠。準備4個圈,讓幼兒搶圈,幼兒和老師一起隨音樂繞著圈走,當兒歌結束時幼兒迅速站進呼啦圈內,每個呼啦圈里最多只能站4個幼兒。沒有占上圈的幼,被貓抓住。退出游戲。下一輪再開始(每輪減少一個圈)。

      7、結束 歡送小猴子一家。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持續觀察時間很短,不會概括和聯系起來觀察某一事物,而數學的抽象性特點使幼兒的發展要經過連續不斷的系列階段,而其最初的來源是一些十分具體的行動。同時小班幼兒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思維“擬人性”的特點非常明顯,其認識活動的無意性占優勢,而有意性正在形成。因此,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小班幼兒的特點,創設了小猴一家來做客的生活情景,把教育內容設計得生動形象、新穎奇特,以此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興趣來自主探索4的形成。把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融于各種游戲之中,讓幼兒從“游戲動作”中感知、體驗、積累有關數學的知識和經驗。讓幼兒通過與材料相互作用主動獲取知識,提升幼兒有關數形成的相關概念。整個活動從復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應用新知識,做到層層遞進,從而逐步提升幼兒各方面能力。

    13、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豐收的果實》6的形成和守恒

      活動目標

      1.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判斷 6 以內數量的多少。

      2.學習 6 的形成,探索用多種方法證明物體的多與少。

      3.能積極探索并主動表達自己的發現。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知道秋天到果實豐收的生活經驗等。

      2.物質準備:6 個小橘子,6 個蘋果,5 個 1 大梨子,教學掛圖水果展示臺,可以立起來的大數卡 5—6。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出示水果:秋天到了,水果都豐收了。我們班的水果店也要開張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水果?

      二、師幼共同操作,感知水果數量。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這么多的水果混放在一起,既不整齊也不好看,顧客肯定不愿意到這兒來買水果,你們說應該怎樣做呢?

      2.教師出示水果展示臺(見附圖),引導幼兒給水果分類,整齊地擺放。初步感知各類水果的數量。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橘子、蘋果、梨子哪個最多?哪個最少?為什么?

      4.教師引導幼兒討論:用什么辦法來證明哪一種水果是最多的?(運用點數、一一對應的方法。)

      三、幼兒操作,感知 6 的形成與守恒。

      1.第一組、第二組:誰拿的水果最多。

      教師:請小朋友先看看圖上有誰?它們各拿了幾個什么樣的水果?請在相應的圖標下面用圓點或短豎線記錄數量,并找出拿得最多的動物.在它的旁邊畫上標記.

      2.第三組、第四組:給水果排隊。

      教師:請小朋友從不粘膠材料上選出合適的梨子、草莓粘貼在相應的空位上。

      3.第五組:給小動物找數字朋友。

      教師:數一數每種動物有幾個,在它的旁邊找出正確的數字圈起來。

      4.第六組:找規律接著畫。

      四、梳理提升,活動評價。

      教師選擇問題較多的操作活動進行講解。

      改編自《青島市幼兒素質發展課程》中班下《小動物運動會》

    14、小班數學教案:學習2的形成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學習2的形成

      活動目標:

      1、學習2的形成,知道1添上1是2.。

      2、認讀數字“1”和“2”。

      3、有秩序地操作學具,喜歡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坐汽車”;“數字卡片”。

      2、學具準備:“坐汽車”;“數字卡片”;雪花片若干(2片為一套)。

      3、《操作冊》第二冊第15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今天張老師想和小朋友來玩一個游戲,這個游戲叫“大拇指在哪里”。

      玩法:集體坐在椅子上,雙手背后,教師問:“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里?”幼兒邊回答“大拇指、大拇指我在這里”邊先后伸出2個大拇指。教師問:“1個大拇指在添上1個大拇指,是幾個大拇指呀?”幼兒回答:“2個大拇指”。用其他手指名稱替換,繼續游戲。

      2、集體活動。

      (1)學習2的形成。

      創設情境:公共汽車站臺上有誰在等車,有幾只小白兔在等車?

      出示站臺,并將一只小白兔放在站臺上,教師出示數字卡片“1”,用數字1來表示這1只小兔。

      這1只小兔等呀等,等了好久也沒有車來,真著急呀!這時,看看誰來了(出示第二只小兔)?

      教師再將第二只小兔放到站臺上,“這一只小兔我們也是用數字‘1’來表示。”同時擺上數字卡片“1”,說:“現在站臺上有幾只小兔?”

      教師小結:先來的1只小兔添上后來的1只小兔,現在站臺上有兩只小兔,用數字“2”表示。教師邊說邊用手指沿兩只小兔外圍劃圈。

      教師拿出數字“2”放到站臺上,再將兩張數字“1”卡片放回原位。

      用相同的方法操作其它物品演示2的形成。引導幼兒說出數字1、2分別表示的意思,將數字卡片放回原位。

      (2)認讀數字“1”、“2”。

      分別說說這兩個數字像什么。

      小結:“1”像鉛筆細又長,“2”像小鴨水上游。

      說說這里的“1”和“2”分別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3)小結:1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就是2只小兔。一個物品添上一個物品,就是兩個物品,1添上1就是2.

      3、分組活動。

      第一組:操作學具“坐汽車”。每拿出一只小兔就用相應的數字卡片表示。

      第二組:操作雪花片并對應擺數字。第一次拿出1片雪花片,對應擺出數字卡片“1”,第二次再拿出1片雪花片,再對應擺出數字卡片“1”,2片雪花片并排放在一起,用數字卡片“2”替換下兩個數字“1”。

      第三組:做《操作冊》第15頁的活動“放書”。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15、小班數學優秀教案 4的形成反思

      目標:

      1、學習4的形成

      2、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4的形成

      3、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柜臺,里面有各種玩具、食品、文具等、籃子若干、小兔的家背景圖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今天我們去超市買東西好不好?你們喜歡去嗎?超市中有許多好東西,你們每人買3個,要一邊買一邊數數。

      幼兒操作,提醒幼兒一邊買一邊數。幼兒可以互相交流自己買的什麼,買了幾個。

      2、你們買了東西以后還要贈送你們一個。一邊贈送一邊問幼兒:你買了幾個?(3個)3個在添上一個是幾個?幼兒嘗試用語言回答:3個再添上1個是4個。

      把買來的東西擺放在桌子上數一數有幾個(點數)

      3、我們把買的東西送給小兔子好不好?(一邊送一邊說:我送小兔子4個玩具。。。。。。)

      4、讓幼兒自己添數

      剛才我們把買的東西送給了小兔子?,F在我們自己來買喜歡的東西好嗎?請小朋友每人拿3個你最喜歡的玩具,一邊拿一邊數?;貋頂[在桌上。

      老師問:你們有幾個玩具?(點數)

      老師想讓你們每人有4個玩具,在添上幾個就是4個了?請你們去拿。(幼兒自拿)。告訴我3個添上1個是幾個?(嘗試回答:3個添上1個是4個)

      教學反思:

      認識數字4是一節園本教研活動課。備課前我考慮較多的是幼兒的傾聽力和注意力,怎樣設計才能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樂,又可達到教學的效果。因此我抓住幼兒好動好玩喜歡小動物這一特點,設計較多的動物圖片、食物卡片、游戲等來輔助教學。上課的時候自己感覺還好,可是課后一想,與老師們的交流,覺得還是存在著不少問題的。

    16、小班數學學習3的形成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學習3的形成。

      2、感知物體數量的變化及數字的變化,進一步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

      3、在活動中,體驗共同游戲的愉悅,增強合作意識。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讓 幼兒懂得3比2多1, 2比3少1。

      2、幼兒學會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學習3的形成。

      活動準備

      教具:背景圖一幅、3只小鴨、3只小兔、2顆白菜。

      幼兒操作材料:小蘋果教具、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2的形成。

      二、幼兒操作小蘋果,啟發幼兒說出3的形成。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3是怎么形成的嗎?老師想瞧瞧你們的操作方法。

      2、教師出示小蘋果教具3個,幼兒操作。

      請幼兒取出是蘋果數量的代表數字。提問:2個小蘋果是怎樣變成3個小蘋果的?啟發幼兒說出:2個小蘋果添上一個小蘋果就是3個小蘋果。幼兒操作蘋果…

      三、出示實物圖,引導幼兒學習3的形成。

      有2只小鴨在草地上玩,又從水里上來了1只,現在有幾只?2只小鴨是怎么變成3只的?

      四、用比較的方法,讓幼兒感知數量和數字的多少。

      出示兔子3只、白菜2顆,提問:是兔子多還是白菜多?誰少?你是怎么看出來的?一只兔子對應著一顆白菜,有一只兔子沒有白菜,那么3比2怎么樣?2比3怎么樣?如果想讓另一只兔子也能有白菜吃,那怎樣才能使兔子和白菜一樣多呢?

      五、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用“添上”和“去掉”理解數量的變化。

      出示背景圖,草地上2只小鴨,水里游著1只,請小朋友讓草地上2只小鴨變成3只小鴨,該怎么辦?那么2添上1就是幾?3只小鴨怎樣才能變成了1只小鴨。

      六、出示數字卡片,幼兒操作。

      教師引導幼兒操作數字卡片,2再多1就是數字3,反之3去掉1就是幾?然后請幼兒互相操作卡片,再由教師反復考驗幼兒的快速反應能力。

      七、以游戲的方式,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鞏固學習3的形成。

      老是把小朋友分為幾個小組活動,每小組為1——4人,請每組的小朋友互相調整一組3人。

      八、幼兒練習,教師巡回指點。請小朋友把每組小成員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分成每3人一組。

      九、分好組之后,教師組織幼兒做游戲。(在游戲的歡樂中完成課題)

      教學反思

      1、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幼兒們學習激情很高,互動很好!

      2、這堂教學活動—學習3的形成,我了解到幼兒對誰比誰多,誰比誰少還不是很清楚,通過多次練習,有較好效果。

      3、我發現對于數學活動,我們應該多以游戲和出示教具等實物更加生動、形象的講解,這樣會讓幼兒能容易接受,獲取知識。

    17、中班數學5的形成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4添上1 是5,5可以表示所有數量為5的物體。

      2、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水果圖片、樹葉圖片若干

      學具:樹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拍手游戲:現在請小朋友跟著肖老師來玩拍手游戲

      2、師:小朋友,肖老師問你,1添上1 是幾?

      幼:肖老師,我告訴你,1添上1是2.

      師:小朋友,肖老師問你,2添上1是幾?

      、、、、、、

      3、看數字做動作:教師出示數字1——4,幼兒根據數字做相應數量的

      動作)

      4、接著說數:教師隨意說數字,幼兒接著說下去,如:教師說1,幼兒

      接著說2、3、4

      二、學習5的形成

      1、小朋友,秋天到了,看看都發生了什么變化。

      2、蘋果樹上的果實成熟了,今天小狗要去摘蘋果吃。我們看看它摘了

      幾個蘋果,是怎么摘的/

      教師扮演小黃狗,摘蘋果,先摘4個蘋果。

      小黃狗的蘋果摘好了,我們來數數它一共摘了幾個蘋果?

      小狗剛想走了,想起了要送一個蘋果給小花狗吃,于是又回去摘了1個蘋果,現在我們來看看小黃狗一共摘到了幾只蘋果吧!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說4個蘋果添上1個蘋果有5個蘋果。

      小黃狗一共摘了5個蘋果。

      3、秋天來了,樹上的葉子也慢慢地變黃了,黃了的樹葉會掉到地上去,

      成了落葉。

      教師演示一棵樹上落下來了4片樹葉。

      接著又落下來了一片。

      引導孩子說出4片落葉添上1片落葉有5片落葉。

      4、以相類似的形式引導幼兒學習5的形成。

      5、小朋友,4片落葉添上1片落葉有5片落葉,那我們就知道了4添上

      1是5.

      三、拾落葉

      1、小朋友,秋天到了,你們也想去拾落葉嗎?

      2、教師為每張桌子發放好一定的落葉。

      3、請你們跟著老師一起去拾落葉吧,但是老師有一個要求就是要小朋

      友聽老師的指揮,老師請你先拾幾片,你就先拾幾片,然后拾幾片,還

      要邊操作邊說你是怎么做的。

      四、結束部分

      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4添上1是5。

      請小朋友下了課找一找教室里、家里,都有什么數量是5。

    18、小班數學活動4的形成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4的形成。

      2、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4的形成。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超市用的柜臺,里面有各種玩具、食品、文具等、籃子若干、小兔的家背景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今天我們去超市買東西好不好?你們喜歡去嗎?超市中有許多好東西,你們每人買3個,要一邊買一邊數數。幼兒操作,提醒幼兒一邊買一邊數。幼兒可以互相交流自己買的什麼,買了幾個。

      2、你們買了東西以后還要贈送你們一個。一邊贈送一邊問幼兒:你買了幾個?(3個)3個在添上一個是幾個?幼兒嘗試用語言回答:3個再添上1個是4個。把買來的東西擺放在桌子上數一數有幾個(點數)

      3、我們把買的東西送給小兔子好不好?(一邊送一邊說:我送小兔子4個玩具。。。。。。)

      4、讓幼兒自己添數

      剛才我們把買的東西送給了小兔子?,F在我們自己來買喜歡的東西好嗎?請小朋友每人拿3個你最喜歡的玩具,一邊拿一邊數?;貋頂[在桌上。

      老師問:你們有幾個玩具?(點數)

      老師想讓你們每人有4個玩具,在添上幾個就是4個了?請你們去拿。(幼兒自己去拿)。告訴我3個添上1個是幾個?(嘗試回答:3個添上1個是4個)

      活動反思:

      1、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幼兒們學習激情很高,互動很好!

      2、這堂教學活動—學習4的形成,我了解到幼兒對誰比誰多,誰比誰少還不是很清楚,通過多次練習,有較好效果。

      3、我發現對于數學活動,我們應該多以游戲和出示教具等實物更加生動、形象的講解,這樣會讓幼兒能容易接受,獲取知識。

    19、中班數學設計5的形成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4添上1是5,5可以表示所有數量為5的物體。

      2、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水果圖片、樹葉圖片若干學具:樹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拍手游戲:現在請小朋友跟著馬老師來玩拍手游戲

      2、師:小朋友,馬老師問你,1添上1是幾?

      幼:馬老師,我告訴你,1添上1是2.

      師:小朋友,馬老師問你,2添上1是幾?

      、、、、、、

      3、看數字做動作:教師出示數字1--4,幼兒根據數字做相應數量的動作)

      4、接著說數:教師隨意說數字,幼兒接著說下去,如:教師說1,幼兒接著說2、3、4

      二、學習5的形成

      1、小朋友,秋天到了,看看都發生了什么變化。

      2、蘋果樹上的果實成熟了,今天小狗要去摘蘋果吃。我們看看它摘了幾個蘋果,是怎么摘的教師扮演小黃狗,摘蘋果,先摘4個蘋果。

      小黃狗的蘋果摘好了,我們來數數它一共摘了幾個蘋果?

      小狗剛想走了,想起了要送一個蘋果給小花狗吃,于是又回去摘了1個蘋果,現在我們來看看小黃狗一共摘到了幾只蘋果吧!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說4個蘋果添上1個蘋果有5個蘋果。

      小黃狗一共摘了5個蘋果。

      3、秋天來了,樹上的葉子也慢慢地變黃了,黃了的樹葉會掉到地上去,成了落葉。

      教師演示一棵樹上落下來了4片樹葉。

      接著又落下來了一片。

      引導孩子說出4片落葉添上1片落葉有5片落葉。

      4、以相類似的形式引導幼兒學習5的形成。

      5、小朋友,4片落葉添上1片落葉有5片落葉,那我們就知道了4添上1是5.

      三、拾落葉

      1、小朋友,秋天到了,你們也想去拾落葉嗎?

      2、教師為每張桌子發放好一定的落葉。

      3、請你們跟著老師一起去拾落葉吧,但是老師有一個要求就是要小朋友聽老師的指揮,老師請你先拾幾片,你就先拾幾片,然后拾幾片,還要邊操作邊說你是怎么做的。

      四、結束部分今天我們學習了4添上1是5。

      請小朋友下了課找一找教室里、家里,都有什么數量是5。

    20、大班數學教案:7的形成與數數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7的形成與數數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練習,培養幼兒對數的興趣。

      2.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主動性。

      3.學習7的形成數數,知道6添1是7,認讀數字7,并理解7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1.課件:7的數數

      2.課件:趣味練習—請拼湊成7,1-67按照線寫數字

      3.圖片小蘑菇、小圓片、小蘿卜、小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招待客人的口吻,引出課題:

      教師:今天小兔子要來做客,我們給小兔子準備好吃的蘿卜和蘑菇好嗎?

      二、展開

      1、幼兒操作,用對應比較法學習7的形成。

      教師以游戲口吻引導幼兒進行操作練習。

      (1)請小朋友拔6個蘿卜排成一隊,幼兒點數并說出總數。

      (2)再請小朋友采6個蘑菇排成一隊,并于蘿卜找好朋友,幼兒點數并說出總數,

      (3)你拔了幾個蘿卜?蘿卜和蘑菇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討論:怎樣把6個蘿卜變成7個?

      6添1是幾?

      (4)幼兒復述:6添1是7。

      2、課件演示,操作驗證。

      (1)出示6個蘋果,幼兒點數

      出示6個桃子與蘋果一一對應,幼兒點數。

      (2)蘋果和桃子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思考:怎樣將6個桃子變成7個?6添1是幾?

      3、利用課件認讀數字:7

      (1)引導7個桃子用數字幾來表示?

      出示數字“7”幼兒認讀。

      (2)討論字形:7像什么?(7像鐮刀)。

      4、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1)7除了能表示7個桃子、7個蘿卜外,還表示7個什么?

      激發幼兒想象許多能用數字7表示的物體。

      (2)小結:7可以表示所有數量是7的物體。

      5、趣味練習:請拼湊7

      在方框里貼上還是數量的貼紙,使總數量是7。

      三、結束

      講評:表揚課堂上積極動腦筋、積極回答問題的幼兒。

    21、小班數學公開課4的形成教案反思

      活動內容:4的形成活動目的:

      1、學習4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點數4個以內物品。

      2、認讀數字"4",了解其實際意義。

      3、喜愛參加數學活動。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課件《4的形成》,"坐汽車",數字卡片。

      學具準備:"坐汽車",數字卡片。玩具汽車4輛;生活中含有數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幼互問好,走線,線上游戲:一家人。

      二、集體活動。

      1復習3的形成。出示課件幻燈片《我會說》。

      點擊出示2只小兔和數字和數字卡片"2",再添上1只小兔和數字卡片1,引導幼兒說出:2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就是3只小兔;2添上1就是3,,在初示數字卡片3.

      2、探索4的形成。出示課件幻燈片《你會嗎》。

      創設情境:現在站臺上有3只小兔在等車。如果再來1只小兔,會有幾只小兔?鼓勵幼兒用學具探索4的形成,先擺3只小兔,找出對應的數字卡片,再添上一只小兔,并找出其對應的數字卡片。然后點數一共有幾只小兔,并用對應的數字卡片表示形成后的數量。

      小結:3添上1就是4.

      3、在生活中認識4的形成。

      出示課件幻燈片《我會做》,幼兒練習4的形成。

      出示課件幻燈片《你發現了嗎?》,幼兒在生活中找出4的形成。

      4、認讀數字4,出示課件幻燈片《我會認》,引導幼兒說說數字4像什么?

      三、操作活動:

      幼兒操作學具"坐汽車"。操作生活中含有數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四、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持續觀察時間很短,不會概括和聯系起來觀察某一事物,而數學的抽象性特點使幼兒的發展要經過連續不斷的系列階段,而其最初的來源是一些十分具體的行動。同時小班幼兒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思維“擬人性”的特點非常明顯,其認識活動的無意性占優勢,而有意性正在形成。因此,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小班幼兒的特點,創設了小猴一家來做客的生活情景,把教育內容設計得生動形象、新穎奇特,以此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興趣來自主探索4的形成。把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融于各種游戲之中,讓幼兒從“游戲動作”中感知、體驗、積累有關數學的知識和經驗。讓幼兒通過與材料相互作用主動獲取知識,提升幼兒有關數形成的相關概念。整個活動從復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應用新知識,做到層層遞進,從而逐步提升幼兒各方面能力。

    22、中班數學7的形成和數數教案

      活動目標:

      1、體驗在玩中學的快樂。

      2、能正確點數7以內的物體,提高點數能力。

      3、學習7的形成,認讀數字7。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知道7的形成,正確點數7以內的物體。

      活動難點:理解7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白雪公主及七個小矮人的圖片、圓點卡片、蘋果卡片、數字7卡片、環境布置七個的物品、幼兒操作學具:小花,蘋果卡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老師帶幼兒跟音樂《十個小矮人》進入活動室,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2、復習6的形成和數數

      師:瞧!小矮人真的來了!

      出示5個小矮人卡片,問:來了幾個小矮人?(5個)

      又來了一個小矮人,現在是幾個小矮人?(6個)

      問:5添1是幾?一起數一數。

      二、新授7的形成和數數

      1、師:一個小矮人用一個小圓點來表示,六個小矮人用幾個小圓點來表示 ?

      出示相應的圓點。

      又來了一個小矮人,現在是幾個小矮人?

      6個小矮人添上1個小矮人是幾個小矮人?數一數(7個),后來的一個小矮人用幾個圓點表示?出示一個圓點。

      6個圓點添上1個圓點是幾個圓點?6添1是幾?

      小結:6添1是7。

      2、師:小矮人去摘蘋果了,依次出示6個蘋果

      問:摘了幾個蘋果(6個)齊數,又摘了一個蘋果,現在是幾個蘋果?

      6添1是幾?

      3、師:小矮人把蘋果送給白雪公主了,我們小朋友也給白雪公主送禮物吧!

      每桌都有一盆花,請小朋友先送6朵花,幼兒取出6朵花擺好。

      可白雪公主有7個小矮人呀,怎么辦呀?請小朋友再送一朵花,現在是幾朵花?6朵花添上一朵花是幾朵花?6添1是幾?

      小結:現在好了,7個小矮人7朵花,每個小矮人都有一朵花了。師依次給小矮人戴上花。

      4、師:白雪公主也有禮物送給小朋友

      請小朋友取出蘋果卡片,有幾個紅蘋果?

      6個紅蘋果添上1個綠蘋果是幾個蘋果?6添1是幾?

      三、理解7的實際意義,認讀數字7

      1、師:7個小矮人、7個蘋果、7朵花、都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出示數字卡片7,7象什么?

      2、還有什么東西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

      小結:凡是數量是7的東西都可以用數字7表示。

      3、請小朋友和白雪公主一起找一找教室里那些東西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集體驗證。

      四、活動延伸

      和白雪公主一起到院子里找找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的物體,結束活動。

    23、中班數學活動910的形成教案反思

      數學活動:9、10的形成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感知8添上1是9,9添上1是10,理解9、10的形成。

      2、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細心觀察的習慣。

      3、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活動準備:

      1、PPT,數字1-10;

      2、每組一份花片、一份蠟筆,每人一張操作單。

      活動過程:

      一、簡單復習2——8的形成

      1、玩拍手游戲,看誰說的又快又準。

      教師:小朋友,我問你,1添上1就是幾?

      幼兒:姚老師,告訴你,1添上1就是2

      2、邊拍手邊依次出示數字1—8,集體認讀。

      二、引導幼兒學習9、10的形成

      1、出示PPT:

      請仔細看看,圖上都有什么?(小鳥,花,蘋果)

      請你們數數它們的數量都是幾?(8只小鳥、9朵花、9個蘋果)

      2、操作PPT,數量發生變化(飛來一只鳥、開出一朵花、拿走一個蘋果):

      仔細看看,什么變化了?

      引導講述:8只小鳥添上1只就是9只小鳥;8朵花添上1朵花是9朵花;9個蘋果去掉一個是8個蘋果。

      3、追問:

      那9去掉1就是幾?(出示“8”,鞏固認讀)

      8添上1是幾?9添上1呢?(依次出示9、10,引導幼兒認讀)

      三、進一步感知9、10的形成

      1、根據教師指令幼兒拿取相應數量的花片:

      請拿出數字8的花片朋友——幼兒取8片花片并排成一排。

      想一想怎樣讓8片花片變成9片?——鼓勵幼兒邊操作邊講述:8片添上1片是9片

      9片又怎么變成10片呢?10片去掉一片是幾片?10去掉1就是幾?

      2、介紹操作單,幼兒獨立操作:

      看看每座房子上的數字是幾?再數一數對應房子里的實物數量是多少,是不是一樣?如果不是,請想辦法變成一樣多。

      四、結束

      1、簡單介紹操作結果,鼓勵用簡短的語言講述。

      2、數字9除了表示9片積木,還可以表示什么東西也是9個呢?數字10呢?

      3、接著說數:教師隨意說數字,幼兒接著說下去。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24、小班教案《4的形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4,理解4的意義。

      2、幼兒根據數字4,拿出相應的食物,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3、幼兒能夠順數1-4。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重點難點

      幼兒數物拿出對應的數字。

    活動準備

      1、多張數字卡1、2、3、4;

      2、卡卡熊圖片和生日蛋糕、蠟燭;

      3、圖片小魚、蘿卜、青草、骨頭;

      4、圖片小鴨、小白兔、小羊、小狗;

    活動過程

      一、課前活動:$3

      手指游戲

      二、情景引入、教學內容:$3

      卡卡熊過生日

      三、新課教學$3

      1、出示卡卡熊過生日收到的禮物(小魚、蘿卜、青草、骨頭)

      2、請小朋友點數以上物品的數量。

      3、教師小結。

      4、出示圖片小鴨、小白兔、小羊、小狗,幼兒操作。(小動物喜歡吃什么食物,用數字幾表示。)

      5、教師再小結。

      四、游戲

      1、師幼兒互動,教師說,幼兒對數,找數。

      2、幼兒互動。

    教學反思

      認識數字4是一節園本教研活動課。備課前我考慮較多的是幼兒的傾聽力和注意力,怎樣設計才能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樂,又可達到教學的效果。因此我抓住幼兒好動好玩喜歡小動物這一特點,設計較多的動物圖片、食物卡片、游戲等來輔助教學。上課的時候自己感覺還好,可是課后一想,與老師們的交流,覺得還是存在著不少問題的。首先,活動環節缺少課件,如果運用課件教學,圖片的展示就會更加生動富有情趣。在慌忙之中板書稍亂了點,幼兒在看我展示圖片時視線零亂,幼兒注意力分散,沒有很好的跟著我的思路走。其次,幼兒生性好動,在幼兒操作互動環節欠缺完整性,沒有面面具到,只能顧及個別。最后,在第三環節的第4環節中,在新舊知識的交接處,沒有給幼兒足夠的時間,語言上缺乏引導性,使幼兒在操作上處于零散狀態,沒有更好的提升幼兒的思維發展空間。還好的是聽課的老師和有經驗的老師對該節課的設計環節、教師的語言表達與歸納、師幼的互動、幼幼的互動環節上還是給予肯定的。如果我重上這一課,我會再次理清教學思路,把我自己的反思、總結,教師們的建議再次進行提升。

    25、小班數學優質課4的形成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4的形成。

      2、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4的形成。

      活動準備:

      超市用的柜臺,里面有各種玩具、食品、文具等、籃子若干、小兔的家背景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今天我們去超市買東西好不好?你們喜歡去嗎?超市中有許多好東西,你們每人買3個,要一邊買一邊數數。幼兒操作,提醒幼兒一邊買一邊數。幼兒可以互相交流自己買的什麼,買了幾個。

      2、你們買了東西以后還要贈送你們一個。一邊贈送一邊問幼兒:你買了幾個?;本文.來源:屈,老,師.教案網;(3個)3個在添上一個是幾個?幼兒嘗試用語言回答:3個再添上1個是4個。把買來的東西擺放在桌子上數一數有幾個(點數)

      3、我們把買的東西送給小兔子好不好?(一邊送一邊說:我送小兔子4個玩具。。。。。。)

      4、讓幼兒自己添數

      剛才我們把買的東西送給了小兔子?,F在我們自己來買喜歡的東西好嗎?請小朋友每人拿3個你最喜歡的玩具,一邊拿一邊數?;貋頂[在桌上。

      老師問:你們有幾個玩具?(點數)

      老師想讓你們每人有4個玩具,在添上幾個就是4個了?請你們去拿。(幼兒自己去拿)。告訴我3個添上1個是幾個?(嘗試回答:3個添上1個是4個)

      活動反思:

      1、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幼兒們學習激情很高,互動很好!

      2、這堂教學活動—學習4的形成,我了解到幼兒對誰比誰多,誰比誰少還不是很清楚,通過多次練習,有較好效果。

      3、我發現對于數學活動,我們應該多以游戲和出示教具等實物更加生動、形象的講解,這樣會讓幼兒能容易接受,獲取知識。

    幼兒園中班數學ppt推薦 《小小送貨員》PPT課件中班數學 《小猴摘果子-7的形成和組數》公開課視頻PPT課件中班數學 《圖形王國旅行記》微課視頻動態有聲課件PPT中班數學 《小動物搬新家》(認識6以內的序數)微課PPT課件中班數學 《小兔過生日》《規律排序》PPT課件教案中班數學 《蜈蚣叔叔的襪子》優質課視頻課件PPT中班數學繪本 《好朋友對對碰》PPT課件中班數學 《10以內環形計數》PPT課件中班數學 《真正的魔法師》PPT課件中班數學活動 《排排隊》PPT課件中班數學 《5的分解》PPT課件中班數學 《3的組成》PPT課件中班數學 《秋天的果園》PPT課件中班數學 《認識半圓形 橢圓形》PPT課件中班數學 《釣魚樂》PPT課件中班數學 《認識單數、雙數》PPT課件中班數學 《去郊游》PPT課件中班數學活動 《摘果子》PPT課件中班數學活動

    最新中班數學ppt 《8的形成(開心果園)》PPT課件中班數學 《小動物回家》PPT課件中班數學公開課 《5以內的排序》PPT課件中班數學 《左左和右右》PPT課件中班數學公開課 《小小送貨員》PPT課件中班數學 《森林運動會》PPT課件中班數學活動 《生日聚會》PPT課件中班數學 《冰雪城堡》PPT課件中班數學 《認識7以內序數》PPT課件中班數學 《漂亮的新房子-10以內序數》公開課視頻課件PPT中班數學活動

    相關信息 中班數學8的形成教案反思 中班數學分水果(感知7以內的數)教案反思 《成語——中華文化的微縮景觀》導學案一等獎(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鞏固4以內數的形成_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天上的街市》教案一等獎設計及形成性評價方案一等獎(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學設計) 中班數學秋天的果園(學習4的分解與合成)教案反思 大班數學開心鴨子和松鼠(8的組成)教案反思 《心血凝成的作品》《李憑箜篌引>導學案一等獎設計(北師大九年級上冊) 6、7的形成_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心田上的百合花開》教案一等獎教學設計(魯教版八年級上冊)

    欧美在线亚洲系列一区,在线无码码免费一级毛片,人妻天天操天天干,国产黃片福利在线播放
  • <blockquote id="ekkue"><input id="ekkue"></input></blockquote><blockquote id="ekkue"><s id="ekkue"></s></blockquote>
  • <menu id="ekku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