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主題奇妙的香蕉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欲望,感受吃香蕉的樂趣,增強自我服務與環保意識。
2、了解香蕉的外形特征,能結合生活實際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香蕉發揮想象,并嘗試用語言和動作表達想像結果。
3、學習剝香蕉的方法,發展幼兒想象力、表達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觀察香蕉發揮想象,并大膽用語言、動作表達想像結果。
活動難點:在操作、品嘗的過程中體驗、想像、交流香蕉的不同變化。
活動準備:
1、實物材料:香蕉若干、神秘袋1個、濕抹布、垃圾袋等。
2、課件。
3、幼兒圍坐半圓形。
活動過程:
一、以猜謎語的方式引出活動。
今天,李老師給大家帶來一種好吃的水果,這種水果長長的、皮黃黃的,而且要剝了皮才能吃,大家猜猜是什么?(可以請個別幼兒摸一摸、聞一聞)。
二、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想像香蕉的外形,鼓勵幼兒嘗試用語言、動作表達想像結果。
1、出示香蕉,“我這個香蕉可不是一根普通的香蕉,它會變魔術,大家信不信?”教師將香蕉“倒著放”,啟發幼兒觀察、想像“倒著放”的香蕉像什么?引導幼兒先結合生活實際從自身、周圍環境等觀察想像,再利用課件擴展幼兒的想象空間。
2、香蕉變變變,“橫著放”會像什么呢?教師用動作、表情、語言啟發幼兒觀察想像,并鼓勵幼兒用語言、動作表達自己的想像結果。
3、“香蕉要站起來和大家見面嘍!”教師將香蕉“斜著放”,引導幼兒借用以前的經驗展開想像。
三、操作品嘗,引導幼兒體驗吃香蕉的樂趣。
1、“香蕉可以變這么多的魔術,哪個小魔術師可以將香蕉又快又輕松的剝皮呢?”教師請3—4名幼兒演示剝香蕉的方法,并為所有幼兒每人提供一根香蕉,鼓勵他們主動動手練習剝香蕉。
2、“哇,剝開后的香蕉真漂亮!”它又會像什么呢?教師引導幼兒發揮想像。
3、“我們再來比一比,看看哪個小魔術師可以將香蕉吃出一個有趣的形狀呦!”教師引導幼兒從不同方位嘗試。(正著咬、斜著咬、變著不同花樣咬……)
4、吃完香蕉皮放哪里?手臟了又該怎么辦?教師借機進行環保、衛生教育。
四、延伸體驗,拓展幼兒的想像空間。
香蕉不僅好吃、營養豐富,而且還能在大家這些小魔術師聰明的頭腦中盡情的想象,變出了這么多身邊的東西。最后,我們來看一看,香蕉在叔叔、阿姨的手中變出了什么?放映課件(美食—廣場造型—幼兒園的玩具—切香蕉的機器)。
老師今天很高興和大家分享香蕉變魔術的快樂,現在我們一起隨著好聽的音樂去室外找找還有什么物體會和香蕉長得像,會是香蕉的好朋友吧!
活動反思:
根據《綱要》精神,結合近段學習的《指南》,這節中班第一學期綜合活動《奇妙的香蕉》,我認為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1、選材新穎獨特,能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 香蕉,作為水果當中常見的一種,孩子們比較熟悉,尤其是它特有的外型更能給孩子不斷想象的空間,這一點非常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和學習特點。另外,平時午點吃水果時發現,一些幼兒不會剝香蕉,個別幼兒挑食不喜歡吃香蕉。因此,學習正確剝香蕉的方法,教育幼兒多吃水果不挑食已成為現階段急需解決的問題,這節活動正是抓住幼兒喜歡吃、玩作為興趣點入手,體現了“生活即教育,教育走進幼兒生活”這一教育理念。
2、教學重難點提取到位,教學法運用靈活多樣,符合中班第一學期幼兒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
《綱要》中提到了: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應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并要求了五個領域的內容要相互滲透,要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的發展。所以,我設計的這節活動滲透了語言、科學、社會、健康等領域內容的整合,考慮到3——5歲正是幼兒想象力發展的最佳時期,所以將活動的重點定位于:幫助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香蕉的外形特征,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大膽運用語言、動作表達想象結果?;顒与y點制定為:讓幼兒在操作、品嘗的過程中感知、體驗、交流香蕉的不斷變化。本次活動采用的教學法主要有:直觀演示法;游戲法;操作體驗法;啟發聯想法;多種感官參與法;鼓勵法;觀察法等。例如:活動中的兩次操作體驗:第一次請幼兒拿香蕉想一想、做一做動作,啟發幼兒從香蕉的不同擺放位置觀察香蕉的外形加以充分想象,第二次在吃香蕉的環節,讓幼兒通過剝一剝、看一看、說一說、嘗一嘗不斷獲得香蕉從“整體——部分——沒有”的漸變過程。這一切都是考慮到中班第一學期幼兒的思維、認知特點,都是為了突出“我看了、聽了,也許會忘的;只有我操作了,才會記住”的理念,讓幼兒在身臨其境的環境中快樂學習。
3、活動設計巧妙,環環緊扣,幼兒在活動中充分發揮了主體作用。
本節活動從四大環節進行:激發興趣——想象活動——分享活動——延伸體驗。導入部分,緊抓幼兒好奇心強的特點,利用神秘袋的方式請幼兒聞一聞、摸一摸、猜一猜、想一想、說一說調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直奔主題。想象環節,抓住幼兒喜歡游戲、變魔術的特點提問,讓一根香蕉從橫著擺、倒著擺、斜著擺,引導幼兒借助自身各部位特點、幼兒園周圍環境中的物品以及事先準備的課件圖片欣賞,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分享活動,幼兒興趣最濃,參與積極性最高。在討論“怎樣能又快又輕松的剝香蕉皮時”,邀請部分能力強的孩子當小老師表演、示范剝香蕉的正確方法,調動了幼兒動手嘗試的欲望,尤其在品嘗香蕉時,老師啟發幼兒將香蕉吃出一個有趣的形狀來更加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延伸體驗,是認知提升的過程,為了進一步拓展幼兒的想象空間,利用課件展示了一些美食家、雕塑家的精美作品,讓幼兒充分得到了美的享受。
總之,本節活動中,所有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較高,每一個幼兒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不足的地方是:部分幼兒的想象力較為欠缺,活動中雖然老師一直鼓勵引導幼兒要和別人想的不一樣,但仍有個別幼兒有重復別人答案的現象,其中的原因可能與老師的提問、引導方式、幼兒的生活閱歷等有關。像這樣的活動,還可以延伸到區域中進行,操作區中可以讓孩子動手切香蕉拼擺或借助牙簽之類的輔助物做香蕉造型等;美工區中可以讓孩子畫一畫香蕉像什么;語言區中可以讓孩子講一講有關香蕉的故事與營養等。最后,希望專家老師也能給我本次活動一些指導意見和建議,謝謝!
2、中班主題活動教案:最奇妙的蛋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意圖:
在繪本活動中氛圍的營造是促使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向知識領域不斷探索的必經之路。
活動目標:
1、感受想象的樂趣。
2、用封閉的線條表達想法。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水彩筆、白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猜故事角色
1、聽聲音,猜角色。
(1)聽叫聲猜角色
(2)看圖片猜角色
猜猜誰是圓圓,誰是琪琪,誰是毛毛?
小結:圓圓有最漂亮的羽毛,琪琪有最漂亮的腿,毛毛有最漂亮的雞冠。
2、討論
誰是最漂亮的母雞?
小結:他們奇妙的地方讓你們各有各的喜歡。
二、猜故事情節
(一)欣賞故事
l、國王是怎么說的?他決定讓三只母雞比什么?
過渡:那我們看看它們三個會生什么樣的蛋?
(二)最漂亮、最大的蛋
l、圓圓生了一個什么樣的蛋?
2、琪琪生了怎樣的蛋?
3、你們覺得它們的蛋奇妙嗎?為什么?
過渡:你們覺得毛毛會生一個怎樣的蛋?
(三)創作想象
1、你們可以用桌上提供的材料去畫一畫特別的蛋
2、幼兒自由創作
3、交流展示幼兒繪畫作品
(四)最不可思議的蛋
1、毛毛生了一個怎樣的蛋?
小結:這是讓人想都想不到,最不可思議的蛋。
2、討論:你認為誰生的蛋最奇妙?為什么?
三、猜故事結局
提問:國王選了誰做公主?
小結:如果你有奇思妙想,你有創意,你的生活就會變得很快樂。
活動反思:
精心設計活動環節讓幼兒在活動中自始至終都保持濃厚的興趣。注重幼兒的主動探索與學習,始終以引導者的身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的印象更為深刻,使教學活動更生動形象。
3、中班主題活動教案:奇妙的海底世界教案(附教學反思)
設計背景
激發幼兒的興趣,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海洋生物,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2、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點難點
多了解海洋生物,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簡筆畫圖片(魚、螃蟹、海豚、章魚)。
活動過程
1、導入過程:
小魚在哪里生活?
那在什么地方生活著不同的小魚、螃蟹、海豚呢?
現在小朋友們就來看看我手中拿的是哪些水中的動物!
除了這些水中的動物,誰還知道其他的呀?
小朋友們真棒,認識這么多水中的動物。
2、過程:
我們一起來唱一遍小金魚捉迷藏這首歌吧!
歌曲《小金魚捉迷藏》
小金魚,真漂亮?;ǘ瞧?,紅衣裳。
高高興興練游泳,歡歡喜喜捉迷藏。
呦呦呦呦呦呦呦,歡歡喜喜捉迷藏。
歌中的小金魚可開心了??墒乾F在小金魚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了。小朋友們誰知道他為什么不高興了?(不知道)
因為有好多小朋友不保護環境,經常往水里扔垃圾,破壞了水中的環境,小魚們都沒有地方生存,已經無家可歸了。
誰知道我們怎么樣做才能讓小魚開心呢?(不亂扔垃圾,保護環境)
3、教師總結:
以后我們要保護環境,不要亂扔垃圾,還要告訴你身邊的小朋友要保護環境,讓我們都成為保護環境的小衛士吧!
教學反思
提前讓幼兒了解海底世界。
從實際出發,以保護環境為主題開展“從我做起”的主題活動。
4、中班主題活動奇妙的香蕉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欲望,感受吃香蕉的樂趣,增強自我服務與環保意識。
2、了解香蕉的外形特征,能結合生活實際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香蕉發揮想象,并嘗試用語言和動作表達想像結果。
3、學習剝香蕉的方法,發展幼兒想象力、表達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觀察香蕉發揮想象,并大膽用語言、動作表達想像結果。
活動難點:在操作、品嘗的過程中體驗、想像、交流香蕉的不同變化。
活動準備:
1、實物材料:香蕉若干、神秘袋1個、濕抹布、垃圾袋等。
2、課件。
3、幼兒圍坐半圓形。
活動過程:
一、以猜謎語的方式引出活動。
今天,李老師給大家帶來一種好吃的水果,這種水果長長的、皮黃黃的,而且要剝了皮才能吃,大家猜猜是什么?(可以請個別幼兒摸一摸、聞一聞)。
二、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想像香蕉的外形,鼓勵幼兒嘗試用語言、動作表達想像結果。
1、出示香蕉,“我這個香蕉可不是一根普通的香蕉,它會變魔術,大家信不信?”教師將香蕉“倒著放”,啟發幼兒觀察、想像“倒著放”的香蕉像什么?引導幼兒先結合生活實際從自身、周圍環境等觀察想像,再利用課件擴展幼兒的想象空間。
2、香蕉變變變,“橫著放”會像什么呢?教師用動作、表情、語言啟發幼兒觀察想像,并鼓勵幼兒用語言、動作表達自己的想像結果。
3、“香蕉要站起來和大家見面嘍!”教師將香蕉“斜著放”,引導幼兒借用以前的經驗展開想像。
三、操作品嘗,引導幼兒體驗吃香蕉的樂趣。
1、“香蕉可以變這么多的魔術,哪個小魔術師可以將香蕉又快又輕松的剝皮呢?”教師請3—4名幼兒演示剝香蕉的方法,并為所有幼兒每人提供一根香蕉,鼓勵他們主動動手練習剝香蕉。
2、“哇,剝開后的香蕉真漂亮!”它又會像什么呢?教師引導幼兒發揮想像。
3、“我們再來比一比,看看哪個小魔術師可以將香蕉吃出一個有趣的形狀呦!”教師引導幼兒從不同方位嘗試。(正著咬、斜著咬、變著不同花樣咬……)
4、吃完香蕉皮放哪里?手臟了又該怎么辦?教師借機進行環保、衛生教育。
四、延伸體驗,拓展幼兒的想像空間。
香蕉不僅好吃、營養豐富,而且還能在大家這些小魔術師聰明的頭腦中盡情的想象,變出了這么多身邊的東西。最后,我們來看一看,香蕉在叔叔、阿姨的手中變出了什么?放映課件(美食—廣場造型—幼兒園的玩具—切香蕉的機器)。
老師今天很高興和大家分享香蕉變魔術的快樂,現在我們一起隨著好聽的音樂去室外找找還有什么物體會和香蕉長得像,會是香蕉的好朋友吧!
活動反思:
根據《綱要》精神,結合近段學習的《指南》,這節中班第一學期綜合活動《奇妙的香蕉》,我認為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1、選材新穎獨特,能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 香蕉,作為水果當中常見的一種,孩子們比較熟悉,尤其是它特有的外型更能給孩子不斷想象的空間,這一點非常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和學習特點。另外,平時午點吃水果時發現,一些幼兒不會剝香蕉,個別幼兒挑食不喜歡吃香蕉。因此,學習正確剝香蕉的方法,教育幼兒多吃水果不挑食已成為現階段急需解決的問題,這節活動正是抓住幼兒喜歡吃、玩作為興趣點入手,體現了“生活即教育,教育走進幼兒生活”這一教育理念。
2、教學重難點提取到位,教學法運用靈活多樣,符合中班第一學期幼兒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
《綱要》中提到了: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應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并要求了五個領域的內容要相互滲透,要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的發展。所以,我設計的這節活動滲透了語言、科學、社會、健康等領域內容的整合,考慮到3——5歲正是幼兒想象力發展的最佳時期,所以將活動的重點定位于:幫助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香蕉的外形特征,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大膽運用語言、動作表達想象結果?;顒与y點制定為:讓幼兒在操作、品嘗的過程中感知、體驗、交流香蕉的不斷變化。本次活動采用的教學法主要有:直觀演示法;游戲法;操作體驗法;啟發聯想法;多種感官參與法;鼓勵法;觀察法等。例如:活動中的兩次操作體驗:第一次請幼兒拿香蕉想一想、做一做動作,啟發幼兒從香蕉的不同擺放位置觀察香蕉的外形加以充分想象,第二次在吃香蕉的環節,讓幼兒通過剝一剝、看一看、說一說、嘗一嘗不斷獲得香蕉從“整體——部分——沒有”的漸變過程。這一切都是考慮到中班第一學期幼兒的思維、認知特點,都是為了突出“我看了、聽了,也許會忘的;只有我操作了,才會記住”的理念,讓幼兒在身臨其境的環境中快樂學習。
3、活動設計巧妙,環環緊扣,幼兒在活動中充分發揮了主體作用。
本節活動從四大環節進行:激發興趣——想象活動——分享活動——延伸體驗。導入部分,緊抓幼兒好奇心強的特點,利用神秘袋的方式請幼兒聞一聞、摸一摸、猜一猜、想一想、說一說調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直奔主題。想象環節,抓住幼兒喜歡游戲、變魔術的特點提問,讓一根香蕉從橫著擺、倒著擺、斜著擺,引導幼兒借助自身各部位特點、幼兒園周圍環境中的物品以及事先準備的課件圖片欣賞,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分享活動,幼兒興趣最濃,參與積極性最高。在討論“怎樣能又快又輕松的剝香蕉皮時”,邀請部分能力強的孩子當小老師表演、示范剝香蕉的正確方法,調動了幼兒動手嘗試的欲望,尤其在品嘗香蕉時,老師啟發幼兒將香蕉吃出一個有趣的形狀來更加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延伸體驗,是認知提升的過程,為了進一步拓展幼兒的想象空間,利用課件展示了一些美食家、雕塑家的精美作品,讓幼兒充分得到了美的享受。
總之,本節活動中,所有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較高,每一個幼兒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不足的地方是:部分幼兒的想象力較為欠缺,活動中雖然老師一直鼓勵引導幼兒要和別人想的不一樣,但仍有個別幼兒有重復別人答案的現象,其中的原因可能與老師的提問、引導方式、幼兒的生活閱歷等有關。像這樣的活動,還可以延伸到區域中進行,操作區中可以讓孩子動手切香蕉拼擺或借助牙簽之類的輔助物做香蕉造型等;美工區中可以讓孩子畫一畫香蕉像什么;語言區中可以讓孩子講一講有關香蕉的故事與營養等。最后,希望專家老師也能給我本次活動一些指導意見和建議,謝謝!